公司南通非主城区红色文化调研队携手海门作协深挖红色根脉,共谋传承新篇

来源:伟德bevictor发布时间:2025-08-09浏览次数:10

为赓续红色血脉,探寻精神之源,8月9日,在公司党总支指导下,南通市非主城区红色文化资源调研队骨干成员,联合伟德体育“坡子街文学全民共创项目”团队,与海门区作家协会专家共聚一堂,开展红色文化融合创作交流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南通非主城区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创新传承,旨在以青年学子的实践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以多方智慧碰撞点亮时代记忆,共同探索让革命薪火永续相传的青春路径。

活动前夕,调研队骨干成员深入海门革命热土。在张謇纪念馆,成员们于复原的纱厂车间中触摸实业救国的历史温度;在海门烈士陵园,面对先辈朴素的遗物,骨干成员秦周佳感慨道:“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滚烫的信仰和赤诚的初心,让我们更深刻理解了‘牺牲’二字的千钧之重。”;在江海博物馆,丰富的史料展示了南通民众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感人篇章。成员顾晓彤表示:“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红色印记,是书本之外最生动的教材,激励我们要把这份精神财富挖掘好、讲述好。”这场沉浸式寻访,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为后续研讨积淀了深厚的情感基础和实践认知。

 研讨现场,思想火花激荡。调研队骨干成员带着寻访的深刻体悟,与海门作协专家及文学团队围绕“深挖红色富矿,创新时代表达”展开热烈交流。海门作协主席范军强调,红色精神的传承需要“顶天立地”——既要把握宏大的历史叙事,更要扎根鲜活的百姓生活。副主席顾静华以张謇“实业救国”的壮举为例,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以小见大”讲好红色故事的宝贵启示。作家刘雪中分享的《在八一广场》等作品,以其独特的“小人物”视角所展现的强大感染力,让调研队成员深受启发,认识到青年学子完全可以在挖掘和转化红色资源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此次融合共创是南通市非主城区红色文化资源调研队深化认知、淬炼初心、寻求转化的重要实践。海门红色沃土的深厚滋养,作协前辈的专业引领,“坡子街”团队的创作视角,都为青年学子注入了强大动力。他们表示,将在伟德bevictor指导下,继续深耕非主城区这片红色沃土,将寻访的感动、研讨的智慧转化为扎实的调研成果和生动的传播实践。






 

撰文:23英师4班秦周佳

23汉师2班顾晓彤

23汉师3班冒陈程

图片:海门作协记者